当前位置: 热门专题  抗疫暖企   建筑业复工复产不应搞“一刀切”

建筑业复工复产不应搞“一刀切”

发表于:2020-03-17 关注 

虽然全国已逐渐进入返程、复工密集阶段,但受疫情影响大量建筑业的返乡人员依旧滞留在户籍地。初步统计,截至3月8日,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建项目共19.25万个,已开复工11.19万个,开复工率仅为58.15%。建筑业就业人员众多,工程数量大,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应对,不搞“一刀切”,分区分级有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切实解决好复工难题。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009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保持在6.5%以上,其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将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可以说,建筑业复产复工事关重大。但由于建筑业生产具有流动性、长周期、人员密集等特点,导致复工复产存在不小困难。目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生产的职工大概有5000万,全国复工率超过50%的省份仅有15个。复工复产主要存在两大难题:第一是用工返岗难,由于疫情防控,有的人员需要隔离,有的人员流动还有一些难度;第二是到了工地以后防疫的设施和设备保障(比如口罩等)比较难。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2020年务工返程期将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陆续展开,全国各城市企业正在陆续开工复工中。在这一节点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若干面对企业开复工的规控政策,尤其针对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加强了防疫维稳的条例。

在复工时间上,合肥、郑州在将最早复工日期延后至2月24日的同时采取分类复工,将实体售楼部复工与商品房建筑工地复工分别延后至3月初和3月中旬。在管控口径上,深圳、上海、佛山均倡导商品房项目售楼部“有限度”开放使用,深圳更是明令暂停房地产项目现场开盘活动。

管控最为严格的当属成都、中山。成都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住建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之中,造成1人以上疫情确诊即定性为重大安全事故;中山更是提倡有关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延迟恢复开工(包括销售),能不开工的尽量暂时不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市针对建筑工地这一复杂场景出台了若干针对性防疫规定。在保持与企业开复工规定口径一致的基础上,多城均明确建筑工程项目须进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工 地食堂、作业区等人员流动区域的实施管控和安全管理;现场人员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 其中成都更是要求规上企业开复工须经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现场检查。

可见,各地建筑业的疫情防控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扎实防疫的目的是为了更顺利地复产复工,疫情和复工需要“两手抓”,以目前建筑业的开复工率来看,各地还需再努把力。

推进建筑业复产复工,首先要守住两个到位的底线。建筑工地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是有序复工复产的底线。这方面全国各地有不少好的做法,安徽省用“人脸识别+电子围栏”技术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出入施工区域;陕西省开展复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复查,并运用远程视频技术监督现场安全作业等。

推进建筑业复产复工,可以尝试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针对不同地区疫情对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影响程度,要求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统筹做好建筑工人返岗、建材供应、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如浙江省采取“一图一码”,以县域为单位制定五色图,分级制定防控策略,利用大数据建立个人健康码,动态掌握个人健康信息,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引导和保障。

推进建筑业复产复工,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比如,自动延续企业资质,包括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同时,鼓励以银行保函等替代保证金,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鼓励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建筑企业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要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线上全流程办理,采用在线申报,在线审批模式,对其承诺的提交材料可在疫情后补交。

(来源:经济日报)